幸福食堂里品味幸福滋味
记者 张晓丽 栾溪
9月14日中午11点,沈阳市铁西区凌空街道六小区的社区食堂门口早早地排起了队伍,居民们带着保温盒,等着将可口的饭菜打包带回家,也有居民选择堂食。大家有说有笑地讨论着当天的菜单。

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花甲之年的居民崔阿姨是社区食堂的忠实“粉丝”。社区食堂自7月份正式营业以来,她天天都来打饭。“我家就住在社区食堂附近,走路过来才不到五分钟。这里的饭菜两荤两素,每天都不重样,非常符合我和儿子的口味。”崔阿姨说,自己不会做饭,儿子行走不便,只能坐轮椅,吃饭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解决了她家的“吃饭难”。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而且只要十来块钱,真是方便又划算。
在六小区社区里生活多年的赵阿姨也几乎天天都来,她说:“我母亲今年82岁了,胃不太好,就喜欢吃食堂的花卷。这里的饭菜味道好,比自己做的样式还多,还有营养搭配,特别适合老年人。”还有居民说,有了这个社区食堂,大家的晚年生活越来越便利了,日子越过越舒心。

“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模式解决社区难题
“社区食堂采用配餐制,由中央厨房做好饭菜后,根据订单及用餐需求配送至各个社区食堂。”六小区社区党委书记王羽兰说,“中央厨房+社区食堂”的服务模式为社区解决了社区食堂场地不足的难题。
六小区社区是铁西区面积最大的一个老旧社区。走进位于揽军路边的六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发现小小的办公场地里挤满了工位。王羽兰介绍,六小区社区办公场地有限,社区食堂设在了北广场附近,面积只有70平方米,配套的桌椅仅6套,大多数居民都将饭菜带回家,食堂提供一次性餐盒。

王羽兰说,六小区社区面积大,就算新建一个社区食堂,也不足以覆盖整个社区,因此他们另辟蹊径,希望通过定点配餐的方式,做好社区食堂工作。下一步,社区将在其他地点设置同样的社区食堂,使得更多的群众可以就近享受社区食堂的便利。

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社区食堂负责收银的刘女士说,老年群体用餐有优惠,60岁-80岁的老人用餐9折,80岁-90岁的老人8折,90岁以上的老人7折,低保户、残疾人、失独家庭8折。考虑到老年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情况,社区食堂采取办卡充值的形式,让老年群体用餐更便利。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会为他们免费送餐。
王羽兰介绍,社区食堂的营养师会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设计制作适合老年人消费习惯的少盐、少油、少糖、松软的营养配餐。“食堂的饭菜不仅要好吃,还得吃得放心。把好食物安全关成为重中之重,肉类都是在厂家直接采购的鲜肉,蔬菜和豆制品都是当天早晨四五点钟在专业蔬菜批发基地进行采买,并对加工流程严格把关。”
六小区社区书记王羽兰说,“接下来,我们会认真倾听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菜品质量和味道,让社区食堂长久开下去,让居民吃到价廉味美的饭菜。同时,还将针对老年人开展更多便民服务举措,让辖区老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浙江行丨美丽生态 美丽经济 美好生活——走进义乌李祖村
- 时政微视频丨瞰浙江
- 习近平在浙江金华市考察调研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浙江金华市考察调研
- 高举共同发展旗帜 同行人类进步正道——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两周年之际
- 天天学习|习主席这封复信背后蕴藏着一段“血与火”的记忆
- 逆境向前绽放生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残联八代会令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 学习进行时|三封贺信,跨越十年,对这项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八个字
- 总台海峡时评:把两岸关系发展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两岸中国人手中
- 习近平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宣布将中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