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港口 优化通关环境 大连国际航运物流发展提速

本报大连9月19日讯(记者温济聪)辽港集团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内,集装箱及其他货物的装卸、运输、分拨等正有序展开。作为辽港集团“大窑湾·智慧港口2.0”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这里是东北首个由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码头,更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支点。
据介绍,“智慧港口2.0”以“业务+技术+流程+数据”四轮驱动,通过数字基建、自动化改造以及智能操作、智慧运营、智链生态、智感环境四大领域建设,为港口企业提供场景丰富、功能全面、模式可复制的智慧港口建设方案。系统上线运营后,码头生产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岸桥单机综合效率提升5%,单船作业效率提升9%,船方计费时间缩短70%,进口通关时间缩短18%。
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推出进口汽车全过程监管数字化新模式,实现海关、企业、检测公司数据网络互通,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和智能化监管水平,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大连还通过实施航线补贴资金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海运口岸航线网络布局,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服务能级,更好满足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需要。
《大连市促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若干政策》日前出台。该政策文件是大连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增强大连港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大连市已初步形成以海空两港为核心、多式联运综合运输枢纽为互联互通手段、重点港航物流园区为支撑的运行格局。海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45万吨级原油泊位、40万吨级矿石泊位、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是全国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港口之一。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