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乡村兴起考农机驾照热
马东旭 本报记者 姜帆
“有了驾驶证,秋收时可以合法合规开农机,以后还能到外地作业!”9月5日,拿到收割机驾驶证的兴城市高家岭镇满井村村民韩龙满面笑容。当天,兴城市有96名村民拿到了农机驾驶证,从此多了农机驾驶员的新身份。
随着农机保有量不断增加,村民考农机驾驶证的热情也不断攀升。在兴城市众益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十多名村民正驾驶着拖拉机、收割机,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模仿田间作业场景学习农机操作。
“9月初刚有一批学员毕业,最近又有25名学员报名。”校长周秋明说,今年以来,已经有400人通过农机驾驶证考试,驾校累计培训的农机驾驶员达800人,“对于农户来说,考取农机驾驶证很有必要。拥有驾驶证,不仅能给农机上保险,还能到外地作业,增加收入。”
“农民学习技术,一身多能太重要了,我自己就深有体会。”羊安乡望宝村的高军有占地43公顷的家庭农场用来种植玉米和花生,同时他还是一名农机手,家中陆续购置了拖拉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6辆农机,实现了农业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高军种地已经23年了,从起初什么都不懂跟着父辈卖苦力气,到通过学习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打药,进行科学种植,如今他种的地,玉米亩产增加了一倍多,花生亩产增加了两倍多。近些年,他还学习了新农机操作使用方法。2022年冬季,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中,高军考取了收割机驾驶证。
“以前播种、收割都是雇人、雇机器,一年的费用接近20万元。现在除了收秋时需要雇农机,剩下的自己都能干,支出能节省近半,而且农忙时外出作业,还能有几万块钱的收入。”高军掰着手指算起经济账。
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如今,高军成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忠实“粉丝”。“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我们参加培训班不仅分文不收,中午还管饭,有这样的好政策,必须得抓住机遇,给自身充电。”高军说。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每日一习话】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学习进行时丨东北振兴,总书记这样谆谆嘱托
-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令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倍感温暖、信心满怀
- 时政新闻眼丨再开东北振兴座谈会,这些关键词引人关注
- 习语 |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 时习之 开学第一课|念师恩、颂师情 重温总书记与教师之间的暖心故事
- 习语|“我牵挂受灾的地方”
- 特写:“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 时政现场说丨传承发扬优良传统 树牢科技报国壮志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人民之城”理念绘出“幸福之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