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聚焦东北大学: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9月2日,《中国教育报》第04版整版刊发报道《东北大学: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文章以百年东大发展历程中一项项科技、育人成果为线索,深度阐释了东北大学爱国报国的精神传承与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时代担当,生动展现了各个时期东大人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讲述了学校百年来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教育发展史。
东北大学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在东北大学,有一个被誉为“东大版感动中国”的舞台,这里没有绚丽的舞美特效,没有精彩的文艺表演,仅靠一问一答的对坐访谈,却总能让刘长春体育馆内数千名观众掌声雷动、产生情感共鸣。
“创新无止境,育人永远在路上。”已年届九旬、刚刚完成第100部著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闻邦椿在“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上又制定了新目标:继续写作,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分享给更多青年学子。“为学生付出,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从2016年开始,各个领域杰出的东大师生、校友受邀登上这个舞台,他们的讲述和分享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东大人走上奋斗之路,而这些震撼心灵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国、报国。
报国,是东北大学不变的文化根骨。一代代东大人正是以浓厚的家国情怀积淀出一部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奋斗史,书写了东大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
01
建功时代,敢担当勇立潮头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商业首飞,万众瞩目之下,飞机在首都机场稳稳落地。起落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件实际上是支撑飞机重量、承受着陆撞击力的保障,被誉为“生命的支点”。世界上目前能生产飞机起落架的国家只有四个,法国、美国、德国和中国,而生产C919起落架使用的特大型高强模具,其关键材料正是由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性能、质量全球领先的特厚板产品。2019年,以东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姜周华为第一完成人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之重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彰显着中国的实力与底气。新征程上,东北大学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多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累累硕果广泛应用于一件件国之重器,成为东大担当报国、建功时代的最佳注脚。
有人仰望九天,有人叩问大地。
在青藏高原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领衔的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大铁路岩爆科技攻关小组长期驻守在施工现场。
岩爆监测预警是工程安全施工的“眼睛”。为了让这双眼睛足够敏锐,攻关小组经常要在岩爆风险极高的隧道里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隧道内是高温高湿的“桑拿房”,隧道外是0℃以下的青藏高原。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攻关小组迎难而上,预警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当得知要参与重大铁路项目时,青年教师张伟心潮澎湃:“一想到这个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期盼的重大工程,我便感觉万分荣幸。有了这份责任感,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超级工程,蕴含核心科技,关系国计民生,代表了中国的高度、深度与速度。东北大学研发的海底管道检测、钢材轧制、流程优化与控制等系列技术、工艺、装备,打破多项国外垄断,支撑起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等一项项超级工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有人致力基建,有人献身国防。
2020年10月,东北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东北大学王福会教授团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和集团党组‘一号任务’要求,为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福会,中国知名抗腐蚀专家、国家高端金属材料抗腐蚀的守护人。他和他的团队多年研制的各种抗高温腐蚀防护涂层,在航空航天和海洋等领域的装备上获得应用,一系列科研成果支撑了我国战略“杀手锏”工程。
近年来,东北大学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打造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和交叉创新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的原创性理论与方法,该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引领未来国际自动化发展方向。
2020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新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挂牌成立。中心着力打造核心理论、优化方法、智能技术、工业软件互为支撑的系统前沿科学创新体系,开拓新兴战略工业的前沿技术。
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的张化光劳模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填补了国内能源输配领域的空白,这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厚做实基础研究,解决行业急需“卡脖子”技术。“十三五”以来,东北大学承担各类科技项目80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近300项,入选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基地;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12项、省部级一等奖73项。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东北大学瞄准学科交叉这一未来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围绕“智能”和“绿色”两大主题,推进优势学科深度交叉,实现“控制科学与工程”与“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融通发展。两个学科群以智能化为纽带,交叉融合、协同推进,形成以5位院士牵头、100余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国家级创新群体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依托力量。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秉承‘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品格,更好地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起来,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更好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东大力量。”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表示。
02
筚路蓝缕,经风雨而守初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如果将东大人的报国情怀比作傲然挺立的苍松,那么深植血脉的爱国传统就是它不竭的营养之源。
“这里是中国人的土地,这里是中国人的大学!”“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2023年4月,东北大学百年校庆校史剧《同行》首演的现场,掌声与泪水不断,记忆也随着剧情回到东大建校之初的那段风雨岁月——
百年前的华夏大地,风雨飘摇,列强环伺。
“欲使东北富强,不受侵略,治本之策,端赖兴办大学。”“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之发展。”声声呐喊,振聋发聩,东北大学,应运而生。
于内忧外患中诞生的东北大学,在创建之初便肩负着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历史使命。老校长张学良勉励学子百折不挠、努力救国;刘半农教授为校歌作词,“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大爱情怀铸就东大师生永恒的精神丰碑。
“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辗转四地,流落飘零15年。
这15年,东大人始终笑对岁月、弦歌不辍,延续了高等教育的火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期间东北大学曾一次次站在决定国家民族发展走向的关键节点,挺身而出,为国担当。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北平数千名大中学生振臂高呼,激荡全国,掀起了一二·九运动的序幕。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阻隔在城外的情况下,东北大学300多名爱国学生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在东大学生、共产党员宋黎的带领下,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封锁的校门。面对军警的大刀、水龙、皮鞭、木棍和枪刺,东大学生视死如归,冲锋在前。
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市万余名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此时已辗转至西安的东大学子再一次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灞桥古道,一边是群情激奋“为实施救国主张,置生死于度外”的学生,一边是得到命令随时准备开枪的军警。千钧一发之际,老校长张学良闻讯赶到,他以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一周之内,用事实答复”。仅仅3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这是中国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作全国青年的先声!”从一二·九运动的声声呐喊,到点燃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东大人深植血脉的爱国情怀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生了根,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发了芽。这颗兴学救国的种子,终于长成爱国报国的参天大树,积蓄已久的力量,跳动在共和国长子的心脏。
从办学救国到工业兴国、科技报国,贯穿其中的是一条赓续百年颜色鲜亮的红色血脉,是风雨如磐仍坚定如一的初心本色。
03
心之所向,路虽远而行必至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响当当的宣言,出自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首任院长靳树梁之口。新中国成立之初,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新一代东大人对建设美丽的新中国充满了憧憬、向往与力量,他们打点行囊,前赴后继,奔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战场,科技报国成为指引他们人生方向的精神坐标。
煤矿,俗称“四块石头夹块肉”,采煤行业困难艰苦、很不安全,但却是当时国家最需要、人才最紧缺的领域。东北大学1950级学生中有106人毅然选择“为国转系”学习采矿,这个光荣的集体被称为“54煤”。
“我原来报的是化工系,对于江浙的南方学生来说,采矿太陌生了,甚至还有种恐惧感。但既然国家需要,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转到采矿系。”后来成为中国东煤企业集团总工程师的王友佳回忆道。
“向祖国汇报成绩,决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掉队。”这是“54煤”从入学初就喊出的口号。1954年盛夏,他们怀揣理想走出校门,在“54煤”106名学生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著名岩石专家徐小荷、东北大学第一位女博导林韵梅、科技哲学泰斗陈昌曙等一批杰出人才。
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
1968年12月,29名东大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毅然选择去往边疆小镇可可托海,那里有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资源——稀有金属。
“在可可托海,冻伤几乎不可避免,零下50℃以下露天坑才停止作业,工作中有时不能戴手套,手触摸到铁器或矿石就会粘掉一层皮。”新疆有色集团原副总工程师、东北工学院1968届毕业生刘思业回忆道。
尽管环境艰苦,作业危险,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东大人却坚持在平均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下开采矿山、钻研技术,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1975年,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1968级毕业生孙传尧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和副厂长,和同学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完成了上百项技术改造,终于使8766选厂顺利投产;1977年,孙传尧与余仁焕的两项技术成果共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开创了中国工业浮选生产绿柱石精矿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1982年间,先后共有45名东大毕业生奔赴可可托海,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数十年间,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被攻破,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被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铺就了中国尖端工业的崛起之基,熔铸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可可托海作为“两弹一星”的功勋地,永载共和国史册。
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的东南方,一尊“拓荒牛”雕像栩栩如生。钢筋铁骨,拓荒开路。作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东北大学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波澜壮阔的征途上,东大人笃定科技报国,不断开拓新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陆钟武院士,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1953年,他在东北工学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回忆当年,他激动不已:“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身!”
邱竹贤院士,中国铝业之父,新中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冶金学科由他建立、第一本铝冶炼教材由他编写。“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邱竹贤常以茅以升的这段话自勉:“茅老以造桥闻名于世,他是我的老师。我靠炼铝以渡,也将奋斗不已。”
李华天教授,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问世,而我国还没有。李华天放言:“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实现技术突破为国争光,这就是李华天的出发点。
第一台国产CT机、第一个大学科学园、第一部炼铁专业课教材、第一块超级钢……群峰之上,更见长风浩荡,步入新时代,东大人继续勇担重任,心怀科技报国的梦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巡天、探地、潜海,书写着新时代东大人的使命担当。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在肩。东北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攻关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引领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大力量’。”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说。
04
薪火相传,创一流以育英才
1999年9月,一次举世瞩目的实验正在宝钢的生产线上进行。当板卷通过轰鸣的轧机和冷却系统,最终在卷取机上成卷时,现场所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知道,中国的“超级钢”诞生了!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在国际竞争中连创4个第一。每当谈起“超级钢”,王国栋总是说:“这只是材料革命浪潮里的一朵涟漪,把这一页翻过去吧,往前看,那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指导学生做实验
创新,是一场接力赛。王国栋最喜欢谈的话题是学生,他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都活跃在科研岗位和企业一线,为中国钢铁领跑世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刘振宇,王国栋的第一位博士生,探寻钢铁显微组织智能化调控30余年,致力于开发我国钢材组控的“北斗导航”。他说:“要做到‘钢铁振兴,匹夫有责’,更重要的是肩上的担当和心中的责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2020年,他作为负责人牵头完成的“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云杰,202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不到3年,他的研究成果便成为《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钢铁领域唯一一篇和工业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文章。“我的内心频频想到那句‘能不奋勉乎吾曹’!”这是他在讲述自己科研经历时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在东大,像王国栋院士一样,一面挑起科研重担、一面精心育人的大师还有很多:郎世俊培养的学生柴天佑,如今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天培养的学生刘积仁,成为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企业东软集团的总裁。冯夏庭院士,师从将岩石力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林韵梅教授,从他的身上仍能看到当年“54煤”献身祖国的使命与担当。
岁月峥嵘,初心不改。建校百年来,东北大学累计培养了40余万名毕业生、70余位中外院士,他们执着科技、强校报国的优秀品质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成为镌刻在东北大学深厚底蕴上的价值基因,更是学校培育英才、立德树人的落脚点。
2018年,东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思业融合燎原计划”随之启动。校史、学科史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价值元素被充分挖掘提炼,科技报国的文化根骨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形成对全体学子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202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了学生追逐梦想的广阔舞台,也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这片青春的沃土中悄然生发。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自东大的“舞指科技”勇夺金奖、最具商业价值单项奖,他们的创新成果是一套利用肌电信号实现手语翻译的智能系统。“我们一直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帮助更多的听力障碍人士是一件很公益、很有意义的事情。”用智慧点燃无声的原野,以舞指绘出有声的未来,这是新一代东大人对科技报国的青春表达。
2009届国防生巴兴,在企业的高薪邀请和与风霜雪雨做伴中,毅然选择了后者,到最艰苦的边防部队开启他的军旅生涯。“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作为东大的一名国防生,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北大学的车德会,以重要成员身份加入笔尖用钢研发团队,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夜以继日攻关试验,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的笔尖钢产品,破解了“圆珠笔之问”,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垄断,让国产笔用上了自己的笔尖。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东北大学优秀毕业生赵兵是这次海试的主驾驶试航员。担任“奋斗者”号软件负责人的7年间,他曾顶着37℃的高温连续下潜调试12小时,在海况恶劣、严重晕船的情况下完成调试作业,从未有过退缩。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传承家国情怀,掌握强国本领,胸怀报国理想,这就是新一代东大人充满信心、接续奋斗的样子。
“从东大百年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东大人在一二·九运动中的视死如归;有百废待兴的事业所系,就有老一辈东大人呕心沥血的科研奉献;有强国建设的时代所需,就有新一代东大人教书育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懈奋斗。”谈及东大爱国报国的奋斗史,郭海这样说。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