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记忆|第一趟载满军火的列车从这里出发 寻找沈阳苏家屯军供站遗迹
辽宁省志·民政志 1950年10月,在山海关(当时属辽西省)、锦州、大虎山、苏家屯、抚顺、凌源等地设立临时供应站,供应部队的饮食及马匹的草料等。同时根据东北人民政府命令,在锦州、新民、大虎山、绥中、沈阳、苏家屯、抚顺、清原、本溪、安东、铁岭、凤城、灌水等地设站接待与慰问过往的伤员,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家属,从建站到1951年5月,接待过往人员367.31万人次。1953年,这些单位全部交给东北军区后勤部接管。
抗美援朝时期军供站里繁忙的景象。
关怀春:这就是当年的苏家屯军供站。本报记者 张 颖 摄
当年的工作人员在苏家屯军供站留影。
本报记者 张 颖
抗美援朝战争能够取得伟大胜利,离不开志愿军战士在前线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也离不开战争后方的全力支持。其中建设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把粮食、弹药送上前线才是胜利”这一后勤保障的重要任务落在了辽宁人民的肩头,全体辽宁人民克服重重阻碍,完成了任务,为朝鲜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7月3日,记者根据《辽宁省志·民政志》记载来到当年的苏家屯区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以下简称“军供站”),看到当年的平房变成了楼房,但是这里依旧是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补给站之一。73年前在这里发出了全国第一列载满军火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列车,轰鸣的列车跨过鸭绿江源源不断地将人员和物资运往前线;73年前军供站的工作人员与周边村民不怕辛苦、不舍昼夜,他们架起炉灶,为志愿军战士准备热水和餐食,让他们在这里休息时能吃饱肚子。73年后站在这里,轰鸣的火车呼啸而过,那条带着历史记忆的、繁忙的运输线还在,它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永远不会磨灭。
130万人次志愿军战士在这里停留
1991年王宇震复原后就到苏家屯军供站上班,一晃已经30多年了。作为军供站的负责人,他说起苏家屯军供站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满是自豪感。他说,全国第一趟满载军火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的列车就是从沈铁苏家屯铁路机务段发车的,1950年12月26日16时发车,28日16时37分踏上朝鲜国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东北过轨入朝重车达39203辆,占全国过轨重车的74.6%。这些过轨重车都是由沈阳铁路局职工负责编发、中转及装车。
王宇震虽然没有经历过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但从他来到军供站时起就总听老人们讲那时的历史。老站长郭文才不仅是亲历者,更将那段历史一遍遍讲给后来的年轻人听,让军供站的光辉历史得以传承。
“老人家虽然不在了,但是他讲给我们听的抗美援朝的历史和故事,每个军供站的人都记在了心间。”王宇震说。军供站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实施起来很琐碎。工作中的琐碎之处也尽显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耐心,军供站要安排专人与部队的军代表联系、接受指令,详细准确记录即将到站的部队番号、车次和人数、马匹数以及到站和离站时间,制订供应饮食品种、数量计划等,以保证过站部队的饮食供应。
对过往部队提供哪些供应,具体有哪些要求,这在当时都有明确的规定。郭文才曾回忆,当时在辽宁境内的山海关、锦州、虎山、沈阳等地建立军供站,军供站负责筹集粮食、蔬菜、草料、柴火等物资,并责令限期完成。军供站为往来部队沿途供应物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文件原文明确要求“各地成立对部队之供应站,机构须经常保存,不得取消。”
军供站的办公室必须设在车站上,并设置电话,便于联络和指挥。军供站由站长、副站长、军事代表组成,分别代表着政府、铁路和部队。
据郭文才老人当年的回忆,抗美援朝时在苏家屯军供站过往的部队非常多,每半个小时就要来一列火车,一车至少有一个团,大概1500人。军供站每天的任务都很重,经常是前车刚出站,后车即进站。据统计,仅1951年苏家屯军供站就接送赴朝军车2000余列,接待志愿军干部战士近130万人次。军供站保存的资料显示:抗美援朝时期苏家屯军供站一昼夜可以不间断地供应1.2万人用餐,2万人饮用开水。1952年接待过往部队42.88万人,用餐的15.71万人,供应开水3.5万多担。
我父亲给志愿军战士送过饭
1950年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苏家屯建立军用饮食供应站,以保证过往部队的饮食供应,军供站就在苏家屯火车站旁。朝鲜战争爆发后,身处大后方的苏家屯军供站成为赴朝部队后勤补给的重要一环,那时苏家屯军供站军列川流不息、日夜不断,平均每半小时一列,每天运送的志愿军人数少则几千人,多则数万人。
苏家屯军供站退休员工关怀春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期间在该军供站为志愿军战士烧过热水,送过饭。之后,他也沿着父亲的足迹来到军供站,并在这里服务了一辈子。
回忆起在军供站的日日夜夜,关怀春感触很多。刚成立的军供站无论是办公条件和食宿条件都极其艰苦,设备也非常简陋。“但是老一辈人特别能吃苦,父亲曾回忆这里原来只有一座二层的小楼,作为办公楼,此外大部分的办事机构都设在闷罐车里,夏天一丝风都吹不进来,在里面待一天出来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关怀春说。
关怀春的父亲是作为民工招募过来的。“军供站正式的工作人员不足以接待来来往往的运兵列车,就从周边的村子里招募了很多村民来军供站帮忙,很多人都是自愿来的,没有报酬。我父亲就是这样到兵站的,他在这里给志愿军战士烧过热水,送过饭。”关怀春回忆说。
为了保障过站的志愿军战士能吃上热饭菜,喝上热开水,军供站的工作人员在空旷的场地上搭起临时席棚,架起十几口大锅做饭、做菜、烧开水。一个蒸饭箱一次可以蒸300斤米,熬菜的大锅口径数米宽,里面可以炖上百斤的菜,添上水能没过成人胸口,要几个人拿着大铁锹搅和才行。站在热气腾腾的铁锅边上,只要几分钟衣服就湿透了,即便这样,没有一个人喊过苦和累。
关怀春说,军供站最考验技能的一项工作是挑着热水上站台,为志愿军战士灌满行军水壶。挑着两大桶热水,要掌握好压在肩头的位置,走路的时候身体要顺着水桶晃动的节奏,既不能让水洒出来,又要防止烫伤。关怀春的父亲曾数次为志愿军战士送热水,而关怀春本人也无数次为过往的部队官兵送水送饭。
军供站、接待站都设在哪里
抗美援朝期间,共有240万名志愿军途经辽宁地区,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战勤民工、慰问团支援前线。如此数量庞大的人员集结、调动,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供应体系,其中军供站、接待站尤为重要。根据《黑山县志》记载,1950年10月末,辽西省政府在大虎山车站设军人接待站。此外,辽宁地区还在山海关(当时属辽西省)、锦州、苏家屯、抚顺、凌源等地设立临时军供站,供应部队的饮食及马匹的草料等。同时,在锦州、新民、大虎山、绥中、沈阳、苏家屯、抚顺、清原、本溪、安东、铁岭、凤城、灌水等地设站接待和慰问过往的伤员、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家属。从建站到1951年5月,辽宁地区接待过往人员367.31万人次。1958年1月8日,为了迎接志愿军归国,辽宁省又在大连、大石桥、安东、本溪、苏家屯、大虎山、锦州等处,建立了饮食粮秣站,为归国部队服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