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防灭一体化” 织牢防火“安全网” 【春季森林防火】沈阳筑牢春季森林防火“七条防线”
沈阳市已进入春季森林防火紧要时期。今春升温快、大风多、降雨少、空气干燥、植被易燃,恰逢清明、五一、春耕等重点时段临近,春季森林防火形势十分复杂严峻。3月28日,记者从沈阳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全市将以森林防灭火工作“一盘棋”意识与“防灭一体化”理念,筑牢村屯、护林员、督导检查、依法打击、森林救援、消防屯兵前置和宣传七条防线,全面构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格局。
五级网格化包保体系
“台账+清单+销号”模式监管隐患
针对春季森林防火严峻形势,市应急管理局发挥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工作职能,压实责任体系,抓实机制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行业部门监管、经营单位和个人主体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户户发放告知书,人人签字承诺书,构建“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推动各成员单位分级分域制定交通管制、人员疏散、通信供电等火场保障工作方案,确保指挥处置各环节无缝衔接。
全市聚焦重点时段和高森林火险预警期,“以风为号、以火为令”,成立由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5个专项督导组,按照“台账+清单+销号”模式,细化8大类45项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清单,对全市5个重点林区、51个重点涉林乡镇街道、515个重点涉林村屯开展督导检查,紧盯最大风险点和易失控部位,重点对林缘林边、重点场所、重要点位实施地毯式、起底式森林火患排查,台账式整治、清单化管理,确保隐患问题动态清零。
林地、风景区设立检查站
森林防灭火“五进”宣传全覆盖
全市实行护林员巡护和检查站相结合的实名制网格化包保管理,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重点部位专人监管,设立检查站卡口收缴火种和宣传提醒,实行扫“防火码”登记,实现火源全链条管理。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加大对野外火源管理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对在林区内违规进行烧荒、烧秸秆、烧地埂、烧垃圾、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应急、宣传、网信等部门,联合制定《2023年沈阳市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五进”主题活动,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及农村大喇叭、宣传车、公告栏、宣传手册等宣传媒介载体,发挥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密宣传频次,做好对景区游人、林区及周边居民的普法教育,公开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例。
570名消防员驻防27处重点部位
提升扑火实战演练培训能力
沈阳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森防领导靠前指挥,随时保持应急状态。全市5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570名队员集中食宿,在棋盘山、怪坡、马耳山、巴虎山林场、海州万亩松等27处重点部位靠前驻防,携装巡护,保持临战状态,形成哨所式森林消防布控模式。市应急管理局协调配合省应急厅森林扑火直升机在法库财湖机场驻防待命,随时应对处置森林火情。全市加强以水灭火装备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应对极端情况下森林火灾处置能力。
目前,全市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狠抓预案体系、演练体系和培训体系建设,形成以市、县、乡应急预案为主体,重要区域、重要设施、重点时段、重点行业等专项预案为补充的上下衔接、横向融合预案体系,全市推进力量调配,组织开展扑火实战演练和扑火安全培训,确保指挥员决策科学,战斗员执行到位,保障森林防灭火队伍时刻冲得上、打得赢。
沈报全媒体记者:李欣
责编:刘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