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美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夏景山口待渡图
本报记者 张 颖 专家支持 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 张 力
辽宁省博物馆
场馆介绍
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共有22个展厅,文物品类涵盖书画、雕刻、陶瓷、丝绣、铜器、货币、漆器、古生物、甲骨、碑志等20个门类,馆藏品总量近12万件(套),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必打卡的三个理由
壹
海内书画孤品
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晋唐宋元书画数量最多、品质最精的博物馆之一,总数达200余件(组),其中很多是海内孤品。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摹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谁能拒绝如此盛情的文化邀请呢?
贰
辽河文明之旅
28万年前,营口地区的金牛山人就已经会通风取火。而红山文化玉器则向我们展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商周至秦汉及以后各时期的遗存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展陈中均有涉猎。这里就是一部辽河流域文明起源及发展、演变的历史纪录片,一段奇妙的辽河文明之旅在这里等着你。
叁
家门口看“大展”
辽宁省博物馆不仅有馆藏文物的常设展厅,还经常联合国内外各馆(院)一起办展,辽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各类大展。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策划了数场现象级文化大展,如“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和合中国”特展等,均因引发了持续关注而“出圈”。
博物馆印象
辽宁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辽宁省博物馆有28万年前的营口地区金牛山人繁衍生息的留痕,也有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起源地之一的红山文化的展示。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秦汉以来,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鲜卑慕容氏及汉族冯氏融合的三燕文化,以契丹族、女真族为主体的辽金文化……民族融合、文化交流通过一件件器物得以展现。
本土文物与外来文物的融合在这里也得到体现。历史的因缘际会,让辽宁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珍贵文物。王羲之、欧阳询、宋徽宗的墨宝,顾恺之、张择端的名画,朱克柔的缂丝等,这些蜚声中外的国宝级文物不远千里来与辽宁“相会”,其中很多都是孤本文物,能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实属可贵。透过文物之美解读“和合之美”,其所蕴含的辽宁地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价值得以全面展现。
镇馆之宝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是五代南唐时期画家董源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作,为中国山水画鼻祖之一。图中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植被丰茂,水汽若蒸,似江南夏日景色。董源自称“江南人”,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画风对元明山水画产生重大影响,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传世的狂草作品,难得一见的宋代草书长卷,也是赵佶40岁时的精心之作,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纸上地纹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工笔描绘而成,与宋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青花瓷器创烧于唐代,其精彩篇章则从元代开始。这件盖罐通高约50厘米,器形硕大,罐体方唇直口,束颈丰肩,收腹平底,器表满绘寓意吉祥的青花图案。如此大型的器物经过多道工序而完全没有变形,造型、胎釉、钴料、纹饰、工艺等无不体现出元代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极为难得。
责编:徐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