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火光阴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青铜短剑
乾隆窑变锥把瓶
本报记者 张晓丽 专家支持 本溪市博物馆馆长 靳 军
本溪市博物馆
场馆介绍
本溪市博物馆成立于1980年,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科研、保护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本溪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近万件,90%以上为本溪地区出土文物,主要包括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铁器、银器、瓷器、书画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馆内以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投影等现代化声光电技术,充分展示了本溪古代辉煌的历史。
必打卡的三个理由
壹
寻踪“东北第一人”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山城子村的庙后山发现了50万年前一群古人类活跃于此的踪迹。他们大约和著名的北京猿人同期,庙后山被中国考古界称作“东北第一人”出现的地方。那么“东北第一人”究竟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到底来自哪里,是过客还是原住民呢?
贰
想象貊人的生活
貊人,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大约在辽东及周边地区生活了千年。《孟子》中关于貊人有这样的记载:貊人生活的地方是一片莽荒之地,五谷很难生长,只能长出黍子,他们的聚居地没有城郭、宫殿,没有祭祀的礼节。貊人生活之地真的是一片荒芜吗?貊人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叁
煤与铁的沧桑往事
本溪市,以盛产煤铁著称于世,被誉为“煤铁之城”。本溪煤铁开采的历史有多久?我们可以在本溪市博物馆中一探究竟。《辽史·耶律羽之传》记载,在辽太宗统治时期,“梁水之地……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其中梁水指的就是太子河。由此可见,本溪地区的冶铁史超过千年。
博物馆印象
本溪市博物馆位于太子河畔,它的外形神似两个并立的巨大方鼎,古朴而典雅。上午9点钟开馆,冬日里的阳光为它增添了一抹暖色,第一批游客伴着曦光而至。
“‘山魂水魄’——文物中的本溪历史展”是博物馆展陈中的“重头戏”:这里有50万年前的庙后山人,他们以洞穴为家,燃火烤肉是他们生活的日常,他们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被称作“东北第一人”;这里有青铜时代的貊人,他们男耕女织,能渔猎,会饲养家畜,虽然不及中原的夏商文化,但他们以营造洞穴墓地和石棺墓为特征,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这里早在战国时期就纳入了中原势力辖区,燕昭王时期在此开设辽东郡,秦灭燕后,这里纳入秦朝的版图,汉武帝时期在此增设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郡县统治;这里还有神秘的山城、精美的墓室壁画,有金代的精美铜镜,能了解明代的边墙城堡遗址,能听到清河城之战的炮声轰鸣,以及煤铁之城的渊源往事……
从庙后山人的篝火,到绵延千年的煤铁炉火,水送山迎,转眼已过50万年。
镇馆之宝
青铜短剑
这组青铜短剑出土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刘家哨石棺墓,总体由剑身和剑鞘两部分组成,剑鞘中皮质部分已经朽烂不存,剑镖与剑钩却保存了下来,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东北系短剑中最完整的青铜短剑,第一次完整展示了战国时期青铜短剑的佩剑样式。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这件金黑釉剔花小口瓶是金代瓷器中的珍品。它以黑釉为主,在器物上绘制纹饰,并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露出胎色,以光亮黑釉和黄白胎色互相衬托,独具特色。剔花工艺是我国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流行于宋代北方各大窑系,盛行于金元时期。
乾隆窑变锥把瓶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指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这件瓷瓶的腹部和肩部因为窑变形成了一条蓝色纹带,状若游龙。因为窑变釉的形成出于偶然,所以留下了“窑变无双”的俗语,独一无二,让人回味无穷。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