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警察节!

1月10日清晨,沈阳市铁西公安分局迎着朝阳,同步举行升警旗重温入警誓词宣誓仪式。警方供图

广大民警、辅警向群众普及110常识、法律法规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警方供图
2020年7月11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全国第37个“110宣传日”。
去年沈阳110接群众 诉求电话382万余起
1月10日上午,沈阳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以“矢志不渝110,新征程上保安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中,广大民警、辅警走上街头、走进广场,向群众普及110常识、法律法规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宣传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职责和受理范围,为全力推动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效对接联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午9时,沈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组织各机关警种与职能部门在和平区中山广场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各区、县(市)公安机关也在本辖区重点街区、繁华商圈设立宣传点位,通过展板展示、视频展播、现场宣讲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110主题宣传活动。
沈阳市公安局强力推动以“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仓、积案季清底”为核心的扁平化指挥调度“三清”机制,通过每日对全局警情、案情等进行全面调度、跟踪问效、闭环管理,理顺警务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压实领导责任,提升履职能力,全面形成“大案有人管、小案有人查、事事有人问”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2022年沈阳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共接报警电话382万余起,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9.06%和34.12%,快侦快破各类案件16476起,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4.05个百分点、治安案件结案率同比上升26.58个百分点。全市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9.98%,损失额同比下降51.42%,止付冻结、劝阻拦截被骗资金7.27亿元,最大限度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最高效率地服务和保障了百姓民生,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2023年,沈阳市公安局将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牢记使命,以智慧警务为载体,积极探索110接处警服务工作新思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树立沈城110崭新形象,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
全省违法犯罪总量、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
1月10日,辽宁省公安厅召开2023年度首个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省公安机关工作成效,并对2023年公安重点工作进行介绍。
2022年,辽宁公安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和重大安全隐患,组织开展59项专项工作、专项行动。全省违法犯罪总量、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4.6%、20.8%,命案现案全部侦破。
“鉴证缉凶”专项行动破获命案积案、常态化扫黑除恶侦办涉黑案件位居全国前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初步实现“两升两降”目标。打击跨境赌博破案数同比增长177%。食品药品安全领域5起重大案件被公安部评为“典型案例”。“云端”“猎狐”“歼击22”等专项行动屡破大案。禁毒大会战成效显著。侦破6起公安部督办环境污染重大案件。组织开展多轮次安全隐患“大清理、大清查、大清剿”,对道路交通、“九小场所”和危险物品落实最严格监管措施,全省发生一次死亡3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7%、32.5%。特别是全警参战打响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得到公安部充分肯定。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等活动,深入开展“治重访、化积案”攻坚行动和“万件化访”行动,成效显著。
2022年,辽宁公安深化改革,全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网上办事质检通过率达99%,被公安部作为全国质检工作标杆。立足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广泛关注的“关键小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出入境、治安户政、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推出一大批新的服务保障和便民利企举措。引导全警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事事是环境”理念,制定出台公安机关保护市场主体、服务基本民生、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措施》,推出服务保障民生10件实事,开展“涉企案件、技术保护、聚才引智”三大攻坚战,全省建成112个公安“网办中心”。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会议,部署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整改,累计评查案件45.6万件。今年以来,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