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箭齐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分别达373家和85家
本报讯 记者陶阳报道 抓规划优布局、抓项目活业态、抓政策深服务……记者9月13日获悉,围绕打造文化强市和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等目标定位,沈阳市持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动能,充分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三箭齐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沈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73家,数量居全省首位;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达85家。
沈阳市注重城市文化追根塑魂,将自然资源、人文符号转化为文化载体,用足用好山、水、城三类资源,加快打造“三山”“三水”“六片区”文化发展架构。沈阳市利用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三座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浑河、蒲河、辽河“三条河”沿线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沈阳方城、老北市、中山路、卫工街、大东路、环北陵“六片区”的城市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据介绍,沈阳市投资近2.4亿元对棋盘山景区实施48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七星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市级验收,沈阳中街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老北市建成国内首家汉字主题书房。
围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广电传媒、影视、文化娱乐、工艺饰品六大产业链,沈阳市加快重点业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基地)建设。其中,围绕打造创意设计产业链,积极支持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企业发展,沈河区获评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围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传媒、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业态,重点培育向日葵教育科技、体验科技、君弘兆业、天之传媒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
沈阳市在不断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的同时,制定出台了《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实施细则,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业态、项目发展。沈阳市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至30亿元的文化企业,在沈新注册或新迁入的国家级、省级文化类公共服务平台,新获评国家级、省级文化类产业园区(基地)的运营主体,新认定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对影视产业从立项、上映播出到获奖,分阶段给予政策支持。
校对:杨 旭
责编: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