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完成
辽宁发布《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到2025年——
需整修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
建成美丽宜居村5000个 支持大连、朝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到2025年,我省将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 摄
到2025年,我省上世纪建成的老旧小区将基本完成改造任务。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 摄
生活垃圾“零填埋”、创建美丽宜居村5000个、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辽宁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方面,将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
日前,辽宁省发布《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统筹城乡协同推进、构建绿色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绿色发展载体等方面,提出六项重点任务。
问:在统筹城乡协同推进,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实施绿满辽宁工程,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推动水润辽宁工程建设,构建全国河道、湿地生态修复样板,让水在辽宁境内特别是在城市间流动起来。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充分发掘利用鞍山、本溪等市工业遗产资源,深入推进抚顺、阜新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
问: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绿色发展载体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推动城市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将整体改善,城市高密度开发建设将得到有效管控。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改造提升为主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和美丽庭院创建,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到2025年,创建美丽宜居村5000个。
问:在突破城乡建设瓶颈、补齐绿色发展短板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实施畅联辽宁工程,引导有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适当向周边县城延伸。按照窄马路、密路网方式,构建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系统。实施污水管网补短板工程,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加快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提升,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水压充沛。稳妥做好清洁取暖工作,统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及集中供热替代等。推动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要求,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加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福利、救助机构以及社区健身场地等设施建设,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问:在推动建设方式转型,优化绿色发展模式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推动高质量高品质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热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问:在促进治理理念创新,提高绿色发展能级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创全民参与的“绿色+”时代。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推动太阳能、再生水等应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推动慢行交通专用道建设,净化人行道空间,引导绿色低碳出行。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推进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方式,推动习惯养成。到2025年,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问:在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激发绿色发展活力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加强沈阳、辽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支持大连、朝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2023年,编制完成辽宁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到2025年,各地区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摸底工作基本完成。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合理调控租金水平,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支持老城区挖潜扩能、升级改造,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和商业步行街改造,建设多功能复合中央商务区和商业街区。支持沈阳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建设。
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
校对:闫尚
责编: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