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 辽宁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4月21日上午,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助企纾困畅通物流保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相关情况。会上,来自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营商局的新闻发言人介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进入3月,受疫情影响,辽宁省物流运输受阻,部分地区员工返岗困难,近四成企业停产减产,全省停产企业最多达到2175户,沈阳、营口停产企业占比分别为73.6%和80%。面对严峻形势,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疫情防控条件下,有力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截至4月20日,全省8604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工8495户,开工率98.7%,在岗率97.0%,达产率96.6%。
当前,我省中小微企业还存在着政策环境、资金周转、用电用能等诸多困难,多数企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为保障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缓解企业负担,辽宁省工信厅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从降低企业预交电费和办电负担、规范转供电电费收取、延缓下调预交燃气费、保障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加快返还企业保证金等资金、强化政策落实等6个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例如在预交电费方面,相关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施预存电费积分奖励,积分自动结转电费或冲抵欠费。在燃气费方面,中小企业可申请最长延期15日交纳燃气费,连续6个月或12个月无欠费的可申请下调、取消燃气预交费。
另据辽宁省交通运输厅统计,目前,全省295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已全部开通,此外,全省72个在营服务区也已全部开放。为了避免上路货车持续增多,有可能造成高速公路出口拥堵的情况,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了预警处置机制,对收费站口车辆拥堵情况进行实时调度,当高速公路主线拥堵超过500米,立即启动与公安部门的联合疏解机制。
此外,相关部门还在高速服务区设置了27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为货车司机进行核酸检测,防止司机在下高速时由于核酸检测日期失效造成滞留拥堵。
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省大规模开展“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行动,累计开展招聘2836场,提供岗位95.9万个,为1.6万户企业提供对接服务8.1万次,帮助8.8万人实现就业。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延续实施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针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行业企业,阶段性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允许符合工伤保险降费率条件的部分市,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费率。此外,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单位,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提高资金返还比例。
此外,在延续实施部分见习补贴政策方面,对距见习协议确定的见习期不足1/3时见习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在计算补贴时,按该人员见习期协议确定的最长期限计算。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预拨就业见习补贴。对因疫情影响见习暂时中断的,相应延长见习期限并按规定给予见习补贴。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保缴费基数,符合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此外,辽宁省商务厅将对全省限额以上的3441家批发企业、2641家零售企业、624家住宿企业、1297家餐饮企业,以及12581家外贸企业、8902家外资企业开复工情况,每天调度一次,形成商务系统复工复产复市情况日监测机制。开展商贸流通、外贸、外资企业开复工情况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现状和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截至4月20日,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整体营业率达到9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营业率分别达到91%、91%、91%、84%;全省外贸企业整体营业率达到95.9%,大连、鞍山、本溪、丹东、锦州、铁岭、朝阳、盘锦市和沈抚示范区营业率超过95%;全省外资企业整体开工率达到95.5%。
未来,辽宁省商务厅还将进一步宣讲解读“企业优惠政策包”61项惠企纾困政策,对各市惠企纾困政策进行再部署、再动员,确保商务企业对政策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
另据了解,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管理局)目前正在协调各部门集中梳理复工复产、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做到成熟一项上线一项、成熟一批上线一批。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会同省税务局推出首批“免申即享”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共“标签化”445项政策,在线精准推送直达企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176.32万户纳税人、缴费人按照“免申即享”方式享受税费优惠194.48亿元。此外,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管理局)还协调省科技厅与省税务局共同梳理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优惠税费政策,将五大类28项政策一并纳入首批“免申即享”改革,截至3月底,共惠及全省6381户纳税人,共享受税费优惠41.71亿元。
北国网记者 李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