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这群“星星孩子”的守护者
她是这群“星星孩子”的守护者
——记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李紫微

李紫微老师和孩子们。本人供图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疾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与社交技能,甚至会因怪异的举止受到排斥和歧视。
在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位守护者,她就是自闭症康复班的班主任李紫微。2009年她成立了辽阳市第一个自闭症儿童专业康复班,填补了辽阳市特殊教育历史上的空白,先后有千余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儿童接受了专业康复教育。
今年的教师节,她被评为2021年度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
在她现在的班上,10个孩子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8岁,“虽然年龄差很大,但其实心智差不多,大概相当于正常孩子几岁的水平。“李紫微说,像洗脸、穿衣、吃饭这些小事,都要老师一遍一遍去教。班级一角总是存着几条不同长短的裤子和吹风机,“有些孩子不会上厕所,尿裤子了就要给他们换上干净的,湿裤子用吹风机吹干,实在太脏就拿到水房洗干净。”
与常规教育追求好成绩不同,这里的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是怎样自立生活。最近班上15岁的小磊(化名)学会了自己坐公交车,成了让她最高兴的事。小磊患有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曾经的他打同学、摔东西、满地乱跑,父母离异后,妈妈带着他独自生活,最难的时候兜里只有几十元钱。李紫微把娘俩接回自己家,帮他办了低保和残疾证,还帮小磊妈妈找工作。母子俩在她家住了将近一年,后来搬进50平方米的廉租房才算稳定下来。
为了让小磊学会坐公交,李紫微常常去车站接送他上学,“还要反复叮嘱他怎么坐车,到哪一站下车,别人碰你怎么办。”而这一教,就是持续几年的时间。如今小磊还学会了打非洲鼓,今年学校活动上,他还表演了诗朗诵。”这些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弥足珍贵,常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看到他们越来越好,真的特别欣慰。“李紫微说。
李紫微还率先对自闭症儿童的生存教育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成为辽阳市此项工作的引领者和第一个实践者。她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寻生存教育的内容:轮滑、非洲鼓、手工制作、绘画……
她组建了辽阳市第一支自闭症儿童轮滑队和非洲鼓队。在2018年省特奥会中,轮滑队的孩子们获得了16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轮滑不仅增强了自闭症儿童的体质也改善了不良情绪的发泄,更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找到了适合的出路。
李紫微还尤为擅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她是国家最年轻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级自闭症康复训练师,也是国家首批同声互译手语翻译,被各大医院、学校聘请为客座专家进行讲课和门诊治疗。上海某机构曾开出70万元年薪聘请李紫微,都被她婉拒,就是因为她割舍不下这些孩子们。
辽沈晚报记者 闫柳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