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生财政”提升群众幸福感 去年民生支出达728.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
本报讯 记者杨丽娟报道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和低收入群体带来的影响,大连市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确保民生领域投入强度不减,坚决守住“六保”底线。2020年,全市民生支出达728.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去年,大连市继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月720元和500元提高至750元和540元。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拨付租赁补贴资金1.8亿元,惠及市内四区困难群众3.4万户。
安排保就业支出5.5亿元,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比例提高至100%。拨付资金7.1亿元,支持开展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等工作。
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全市各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7所,增加公办普惠学位6000个。为全市49.4万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2.2万人次。
为支持基层平稳运行,大连市将中央阶段性增加地方留用的库款全部留用县区,对保障风险较高县区予以应急救助,全年安排县区转移支付222亿元,较上年增长21%;指导督促县区开源节流,部分县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置换资金超过50亿元;加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预算编制审核,将基层运转保障风险监测关口前移。
强化脱贫攻坚保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128个低收入村、239个“空壳村”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生猪规模养殖、肉鸡屠宰收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及担保费减免等政策,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11项,超额完成400公里农村公路的大中修任务。
大连市还重点支持黄渤海环境治理、新能源公交车购置、“暖房子”工程、天然气置换、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及运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