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任务清单 细化工作方案 责任落实到人 丹东实施惠企利民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记者王卢莎报道 “您好,请坐!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为了方便群众办事,2月22日一大早,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各类窗口全部向市民开放,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热情而有序地为前来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2021年,是丹东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幸福宜居城市的打基础之年,更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丹东市将坚持以“好”为标,持续开展“四大行动”,着力推动“应该办”“服务效能提升”“降低企业成本”和“法治环境优化”,打出“组合拳”,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今年初,丹东市对“四大行动”方案确定的32项惠企利民举措再部署,确定2021年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丹东市持续将“应该办”做实做优。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服务效能竞赛、“我为企业办件事”等活动,落实“绿色通道”“容缺后补”“否定公示”等制度,切实做到无政策障碍的应办事项“马上办”、有政策瓶颈的个性问题“特殊办”、有政策障碍的共性问题“创新办”。同时,丹东市让“加快办”提质提效。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只提交一次材料”办结业务达到70%以上,“一件事”事项100%“只提交一次材料”,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达到70%以上。不仅如此,丹东市更让“省钱办”落细落地。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为核心,精准制定政策,科学合理降低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和交通物流等要素成本。
在新的一年里,丹东市将持续推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市,清理精简多部门、多层级实施的审批事项,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在此基础上,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提高简政放权质量,推动审批事项整链条全环节向基层放权、向园区放权,力争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今年,丹东市进一步健全诚信政府建设制度,规范政府在重点领域的诚信行为,完善政府信用管理体系。通过持续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诚信教育宣传月”活动等,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是衡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指标。今年,丹东市将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以服务企业、减轻负担、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为核心,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政策落实和解决问题,密切与企业家联系,完善营商部门与工商联定期沟通机制,拓展与民营企业协会“营商共建”内容,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同时,丹东市持续强化8890服务平台建设,加强8890平台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畅通诉求渠道,充分发挥8890平台投诉受理主渠道作用,完善转办、督办、考评制度,提高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
丹东市借鉴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准,建立完善本市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对全市营商环境开展评价,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