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坠入冰窟 冬泳爱好者舍命救人

张起义将老人从冰窟窿中拉出。视频截图

张起义将老人背至岸边。视频截图
冬泳爱好者舍命救人,可敬!拒收千元感谢费,感动!
2月19日,葫芦岛望海寺海滨,冬泳爱好者张起义听到五、六十米外的海冰面上传来呼救声,有人掉入冰窟窿中!他立即奔向出事地点,将落水老太成功救上岸。次日,获救者拿出1000元现金表示感谢,被张起义拒绝了。这已经是张起义第三次成功搭救落水者。
冰窟中救出75岁老太
近日气温回升,葫芦岛望海寺附近海冰渐渐融化,涨潮海浪拍打冰面致其开裂,海面漂浮着一块块碎冰。
19日上午10时,一名75岁老太在海滨遛弯,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窟窿。“救命啊!”她用尽力气大声呼救,被附近几位冬泳爱好者及时发现。
正在岸上休息棚中穿衣服的张起义听到呼喊声,往海中一瞧,五六十米远处有人落入海水中,挣扎着只露出半个脑袋。
张起义立即脱掉刚穿上的外衣,拎着铁锹就向事发地点跑。“老张,慢点,可要小心啊!”发现张起义第一个冲了出去,岸边的泳友们不免为他担心起来。赶到事发地时,张起义伸手将落水者从冰窟中拉出,由于冰面融化和用力过大,他的右腿一下子踩穿冰面,整条腿插进冰冷的海水中。张起义顾不得自己安危,再次用力将老人推出危险地带。
落水者是名七旬老太,面色煞白,明显体力不支。张起义对老人说:“你别站起来,就这样向前爬!”
在张起义的帮助下,老人在冰面上缓慢爬行着,离岸越来越近了。
两条腿多处被海冰划伤
张起义边为老人探路,边保护老人,防止她再次落水,其间张起义三次踩穿冰层。快到岸边时,老人眼前出现了一条两米多宽的冰水混合带,海面满是足球大小的冰块。她不知所措了,害怕再次落入水中。老人身穿棉衣棉裤,浑身上下全都湿透了,海风一吹,不免打起寒战来。
此时距离岸上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如果让老人绕开此条水带,可能要多爬出三四十米远,张起义知道此处水深在半米左右,他索性跳入水中,示意老人不要恐惧,“搂着我脖子”。
就这样,老人跪在冰面上紧紧地抱住了张起义。张起义起身将老人背起,趟过水带。岸上的两名泳友也伸出援手,老人终于得救了!
葫芦岛永青冬泳队闫队长告诉记者,张起义今年59岁,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实诚人,这不是他第一次海救人,每一位冬泳者都是望海寺海滨的守护者。
对话张起义:“任何人都不会袖手旁观”
辽沈晚报记者:我听其他泳友说,被救者第二天到海边找你,专程表达谢意?
张起义:19日上午我救完人就回家了,获救老人当天下午就到我们海边的休息棚找我们,但没见到我们。20日上午,老人又来了,带来了桔子和苹果,并且从衣兜中拿出1000元钱,非得让我收下。我能收人家钱吗?硬让我塞回去了。后来没办法,水果我收下了,与冬泳队的泳友们一起分享了。
辽沈晚报记者:海上救人,对于你们冬泳爱好者来说难度有多大?难在哪里?
张起义:首先是冰面融化承载力不够,人得救后很容易再次落入冰中。我特意带了一把铁锹,就是怕冰面大面积开裂,我可以用它来救人。再有就是温度低,风大,事情发生在我们已经冬泳之后,体温下降,急需保暖时再次跳入海水中,对身体的耐受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我们每次冬泳,身体暴露在外的时间也就只有10分钟,而在海水中的时间也就只有3分钟左右。这次救人几次踩破冰层,趟浮冰,两条腿划的都是血口子。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救上来一条人命,伤口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
辽沈晚报记者:以前还救过其他人吗?
张起义:从冰窟窿中救人,我还是第一次。不过,由于我常年在海边游泳,之前夏季里成功搭救过两个落水者,所以这是我第三次救人。这是让我遇上了,我们冬泳队有十多个人,任何一个人遇到了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辽沈晚报记者 金国建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