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优质稻 走致富路
本报记者 刘永安
“去年试种的锦稻109,品相好、有香味、产量高,其他试种的盐粳219、盐粳939等品种也深受欢迎。今年,这些品种都可以加大推广力度了。”2月16日,在盘锦市大洼区清水镇,盘锦千鹤绿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召开水稻品种讨论会,确定今年水稻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
盘锦千鹤绿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了12个水稻种植合作社,共带动了3600户农民。2018年1月,联合体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绿色优质的发展理念,带领农民走上富裕路。
新兴镇红草沟村的刘国宪说:“这几年,联合体提供种子和技术,让我们农民多赚了不少。”
“好品种只是基础,绿色种植也很关键。”讨论会上,这个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为把好质量关,联合体统一发放稻种、有机肥、菌类药,并由专人负责记录使用化肥、农药的详细数据。
采用绿色方式,种植优质品种,联合体的大米受到市场欢迎,每年销售量在3万吨左右。去年初,联合体的大米在多个电商平台销售,打开了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地的市场。
水稻品种讨论会上,大家经过讨论确定了品种和种植面积:种植1万亩锦稻109,3000亩盐粳219等5个优质新品种2万亩,其他2.58万亩种植老品种。盘锦千鹤绿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理事长蔡桂荣说:“联合体正和北京一家仓储集团合作,进军高端大米市场。在提升盘锦大米品牌价值的同时,让农民跟着联合体多赚钱。”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