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果”开花幸福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冬闲人不闲,人勤春来早。2月2日,寒冬里的朝阳刚刚露脸,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龙母村村民谭苍龙就开始在蓝莓大棚里忙碌起来。“现在正是蓝莓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决定着蓝莓的产量,温度管控十分重要。”看着满园春色,谭苍龙的笑容里洋溢着幸福,“看这开花量,今年会是个丰收年。”
谭苍龙种植蓝莓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他告诉记者,蓝莓耐储藏、耐运输,管理也比较方便,是个赚钱的“金果果”。然而,刚开始,由于种植技术匮乏,谭苍龙走了很多弯路:“蓝莓种植看似简单,其实不能盲目,科学管护非常重要。”走在蓝莓大棚里,松软的土壤让记者踩了满脚泥。“这就是重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最适合蓝莓生长。”谭苍龙边说边踩了踩脚下的泥土。
“蓝莓喜酸性土壤,本地的土质虽然偏酸性,但酸度不够。”去年春天,谭苍龙向外地蓝莓种植专家求教,学习改良土壤调节酸度的技术。“用松针和落叶腐熟,混合本地土壤,再根据土壤酸度的检测值进行适当调控,达到适合蓝莓生长的pH值。”别看谭苍龙只是一名普通农民,但如今讲起蓝莓种植技术已头头是道。
“农业种植也要讲究‘舍得’,有‘舍’才有‘得’。”谭苍龙说。在专家的指导下,谭苍龙对摘果后的蓝莓进行狠剪,修剪掉所有分枝和叶子,只留下主枝。“虽然当时有些舍不得,但到了秋天,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蓝莓枝干更加粗壮,新发出来的叶片油绿光亮,长势更加旺盛。”一年的忙碌只为一季的收获,“等到三四月份,蓝莓果成熟了,肯定比往年的质量好,能卖上好价钱。”谭苍龙高兴地说。
为了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效益,近年来,同兴镇依托近郊优势,走绿色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大樱桃、蓝莓、西红柿等小浆果种植产业和杜鹃花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上升。
在同兴镇变电村王桂芝的杜鹃花大棚里,五颜六色的杜鹃花争奇斗艳。虽是寒冬,但她一直没闲着。正忙着卖花的王桂芝抽空拾掇着花棚深处那几百盆杜鹃花苗,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去年嫁接的新苗,经过两年的生长,等到明年春节前开花销售。还有一批今年初嫁接的小苗,后年春节就能上市了。”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