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出手 爱河边的垃圾场“搬家”了
“上游确实没有再向爱河河边倒垃圾了,问题是彻底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你们是值得百姓信任的检察官!”
近日,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土门岭村党支部书记冯慧仁带领村“两委”,代表全村一千多名村民向宽甸县检察院赠送锦旗,感谢检察机关解决了困扰该村多年的爱河水污染问题。

土门岭村村民给检察机关赠送锦旗致谢。
爱河是丹东市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丹东和凤城的重要生活水源。近年来,由于监管不力,位于爱河上游的凤城市爱阳镇太河村、爱阳城村在河岸和河道内设置了两处垃圾场,堆积大量垃圾,不仅妨碍河道泄洪,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两处垃圾场均未做任何防渗漏处理,致使污水直接渗入河中,导致严重水体污染,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也给下游的土门岭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村民反映强烈。
2019年6月,宽甸县人大将案件线索移交给宽甸县检察院,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调查取证,并将结果向丹东市检察院进行汇报。丹东市检察院支持启动跨区域公益诉讼环境保护,并指定由宽甸县检察院管辖。
宽甸县检察院迅速立案并启动诉前程序,分别向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凤城市水利局及凤城市爱阳镇人民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办案人员又多次与各行政机关座谈、磋商,持续跟进监督,得到了积极响应、配合,垃圾场的清理整改工作很快完成。

整改前的太和村垃圾场。

整改后,太和村垃圾场消失了。
经环保部门鉴定,爱河土门岭村段的水质已经恢复正常,河水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该案的成功办理,是“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记者:侯永锋 通讯员:王平 王起迪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